第1篇 高二歷史教師的教學工作總結 1250字
高二歷史教師的教學工作總結范文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5)(6)(7)班的歷史科任教師,任教期間,能夠抓住主要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對這三個理科班的歷史會考工作認真負責。雖然在教學中存在某些疑惑或不足,但我能努力去探索解決之道,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在本學期教學的過程中,我主要做出以下努力:
本學期我新接手高二教學工作,對于一些學生的基礎和學習狀態(tài)不是很了解,因此難以在短時間內就抓住學生的特點,盡早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會考前輔導。為了能夠順利指導教學,我盡量多地向其他科任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詢問本班學生學習的狀況,除此之外還通過檢查作業(yè)、即時小測、單元測試、復習測試等方法了解他們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與及基礎水平。
在了解教材與教學方法方面,我開始也存在一些困難。我沒有經歷高一兩本必修的教學工作,對于課改之后的教學方法要求等新方向無法在短時間內領悟。為了能夠盡快熟悉教材與教學方法,我采取了多聽課,多備課組教研組教研,開公開課以接受眾人意見,多參與試卷的設計和材料的整合工作等措施,在較短的時間內領悟課改精神理念。本學期召開一節(jié)校際公開課,關于必修三第22課《西學東漸》一課,在第四周完成,組內各教師在評課中基本表示教學效果良好,教學設計新穎合理,給予了良好的平價。另外我也積極聽課,超過二十節(jié),并客觀參與評課。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歷史備課組長,在高二歷史教學研究與整個歷史教研組當中起一定的主導作用。作為一名備課組長,必須為整個備課組的教學研究工作負責。在這一方面我的經驗較少,但我在本學期也做了許多努力,為高二備課組整體備課,促進整個備課組教學研究的'進步起到重要作用。如組織歷史教研組內的課題研究,如新課改教材與舊教材知識的銜接,初高中課改教材的銜接等等;倡導備課組教師積極輔導學生撰寫論文參與評選,取得較好的成績,兩個學生在晉江鄉(xiāng)土小論文比賽中獲獎;積極參加校際、教研組、備課組教研活動,參加了六校聯考結果匯報會議,組織本組教師到晉江一中聽課評課;根據高二教學的實際和教學的難點,每周在教研組活動之外另定期組織備課組教研活動。目的在解決教學重難點,統(tǒng)一知識結構,統(tǒng)一教學進度,取長補短,采取眾長。
針對本學期的目標會考,我在學期前最做好了備考方案,并順利地完成,即在第8周之前完成歷史必修三整本教材的授課,期中考前基本復習完必修三的內容,并在期中考之后復習歷史必修一和必修二,完成會考前的復習安排。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會考的特點,以《會考綱要》出發(fā),組織本組老師制定會考復習提綱,分析《會考綱要》的例題,引導學生知識記憶。在會考前四周,每天必到,利用課外時間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考前輔導監(jiān)督。一些學習態(tài)度較差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成績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今后,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地方急需改進,如針對六校聯考的趨勢,應該加強六校教師之間的教研,在教學過程中,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多增加多媒體的使用等等問題,還有一些自身沒有意識到,今后應多多反省,努力改進。
第2篇 高二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1250字
一、領悟新課程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從實施課程改革以來,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fā)歷史課堂活力,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fā)展的歷史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課堂活力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所以,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fā)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營造一種親切、和諧、互動的氣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yǎng):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歷史課堂真正煥發(fā)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fā)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歷史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歷史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歷史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歷史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
應試教學課堂總是教師比比劃劃,總是在如何把知識線條明晰化上動心思,在學習中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接受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擴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跟緊課后訓練,提升學生能力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能力的發(fā)育。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對學生加強訓練和學法指導;同時還開展研究性活動,使學生的學科能力和歷史運用能力得到進步和提高。
通過一學期教學實踐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較為扎實基礎知識,提高了解決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能力,在寧波市級通考中我們以三流的生源創(chuàng)造了一流的成績。更為重要的是在學習中汲取了歷史智慧,開闊了視野,得到了情感上的陶冶。
第3篇 高二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精選內容 900字
本學期我擔任了高二年級兩個班的歷史教學任務,對于文科班,這個學期完成了必修3的全部教學內容和選修3的教學內容。
一個學期以來,在高二年級組的具體指導和組織下,在高二歷史備課組的認真研究和精心安排下,扎實努力,精意求真,開拓進取,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下面就將本學期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做如下總結:
(一)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各項教學常規(guī)的任務。堅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和課后反思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堂課前都做了精心的備課,認真上課,向45分鐘要效益,課后堅持批改作業(yè)和做好教學反思工作。另外,在每次周考和月考后走認真地做了考試分析和講評工作。
(二)針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加大了科研力度。
首先,本學期堅持在每周集體備課活動中都精心準備,積極參加并發(fā)言,同其他同事一道研究新課程背景下遇到的教學問題并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尤其是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
其次,積極參加區(qū)教研室和市教科所組織的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活動,我主動同其它學校的同行予以交流教學心得,吸取他們對我的教學有益的經驗和方法。
此外,還不斷地從互聯網上尋找新的教學資源并加以充分的利用,例如在我們學校為教師配備了手提電腦后,充分地使用了優(yōu)質教學資源。
(三)做好同學生的溝通工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要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自覺性,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甚至有的學生欠交作業(yè),針對這種問題,我就加強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樹立起他們學習的信心。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并不是他們沒有潛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潛能,在經歷了失敗和挫折后,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歷史課堂上的一些經典案例引導他們樹立起信心,另外在上課過程中有意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經常對他們加以表揚和鼓勵,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所教班級的考試成績有了的提高。在本學期舉行的兩次月考、期中考試中,我所教的班的平均成績名列前,一個學期以來,在工作中,我取得了成績,但成績只屬于過去,且在實際的工作中也存在的不足,這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爭取以后取得更大的成績。
第4篇 高二歷史教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 2950字
今年,在教學方面,我擔負著高二年級四個班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擔任了高二年級的年級組長,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即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同時也抓住每一個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轉眼之間,一個學期馬上就要過去,在新舊學期的交接時刻,謙虛謹慎地總結過去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無論是對教學成績的提高,還是教師個人業(yè)務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幫助的,所以,我特將自己在歷史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做一總結如下。
一、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個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不僅抹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同時也使教師忽視了教學的反潰往往是教師口干舌燥,學生似懂非懂。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體。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0課《鴉片戰(zhàn)爭》時,我提前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yè),把全課分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知識,讓學生提前去找答案,去思考。如“英國為什么要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如果沒有虎門硝煙,鴉片戰(zhàn)爭會不會爆發(fā)?”,“為什么說《南京條約》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細小的問題,既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了一個細化的了解,同時也使學生萌發(fā)了濃厚的興趣,自覺主動地去學習,讓教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確處理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教學中的內容,是指要讓學生掌握的知識,形式是指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高中歷史有別于初中歷史的地方,就是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和事物脈絡的掌握,如果只知道事件的發(fā)生而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不符合歷史教學的目的的,但是,傳授歷史理論,分析事物本質在教學過程中是一個很難順利完成的內容,因為學生一般只對具體的事件感興趣,一遇到史學理論,則開始表現出畏難的情緒,影響了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我一般先會采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或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由一個問題發(fā)散出一系列的問題,然后再形成一個巨大的知識網絡,逐步深化和升華主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既看到了樹木,也不會忽視森林,完成了由淺入深的學習。
三、把“困惑”留給學生
輕易得到的,人們往往不會珍惜。在教學過程中,這個現象也表現得非常明顯。在以前的教學中,我總是按部就班不厭其煩地給學生進行著講授,但教學成績總是不見提高,而且久而久之,學生對歷史課都失去了興趣,這一度讓我很迷茫。在新課改精神的影響下,我逐漸開始改變這種授課模式,不再直接告訴學生因為什么所以什么,而是首先給學生展示現象,然后讓學生自己產生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一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時,我首先向學生列舉了很多史實,告訴他們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一些具體表現,學生在對歷史發(fā)出感慨的時候,都產生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事件為什么會發(fā)生,我并沒有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鼓勵他們自己去思考,在學生七嘴八舌的討論下,學生們的答案越來越接近我想聽到的答案,當答案最后揭曉的時候,很多學生的臉上表現出的是喜悅滿足的表情,這讓我感覺到了教學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學雖然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是,如果能在其中體會到成就感,也就接近了教學的實質。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新課改的理念中,學校是學生發(fā)展的空間,課堂是學生發(fā)展的平臺,一個追求科學方法,講究科學理念的平臺,一定會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之才,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努力學習新課改的精神,并將其融會貫通于教學實踐中,用科學的方法貫穿教學,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教學,讓學生在快樂、有效的學習中健康的成長,讓自己在快樂輕松的教學中,不斷成熟,使今后的歷史教學更上一層樓。2023-2023學年度轉眼之間就要過去了,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刻,我特對自己本學期的工作做一總結,即可總結經驗教訓,同時也可以對以后的工作進行指導。今年,在教學方面,我擔負著高二年級四個班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擔任了高二年級的年級組長,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即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同時也抓住每一個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轉眼之間,一個學期馬上就要過去,在新舊學期的交接時刻,謙虛謹慎地總結過去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無論是對教學成績的提高,還是教師個人業(yè)務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幫助的,所以,我特將自己在歷史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做一總結如下。
一、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個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不僅抹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同時也使教師忽視了教學的反潰往往是教師口干舌燥,學生似懂非懂。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體。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0課《鴉片戰(zhàn)爭》時,我提前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yè),把全課分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知識,讓學生提前去找答案,去思考。如“英國為什么要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如果沒有虎門硝煙,鴉片戰(zhàn)爭會不會爆發(fā)?”,“為什么說《南京條約》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細小的問題,既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了一個細化的了解,同時也使學生萌發(fā)了濃厚的興趣,自覺主動地去學習,讓教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確處理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教學中的內容,是指要讓學生掌握的知識,形式是指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高中歷史有別于初中歷史的地方,就是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和事物脈絡的掌握,如果只知道事件的發(fā)生而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不符合歷史教學的目的的,但是,傳授歷史理論,分析事物本質在教學過程中是一個很難順利完成的內容,因為學生一般只對具體的事件感興趣,一遇到史學理論,則開始表現出畏難的情緒,影響了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我一般先會采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或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由一個問題發(fā)散出一系列的問題,然后再形成一個巨大的知識網絡,逐步深化和升華主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既看到了樹木,也不會忽視森林,完成了由淺入深的學習。
三、把“困惑”留給學生輕易得到的,人們往往不會珍惜。在教學過程中,這個現象也表現得非常明顯。在以前的教學中,我總是按部就班不厭其煩地給學生進行著講授,但教學成績總是不見提高,而且久而久之,學生對歷史課都失去了興趣,這一度讓我很迷茫。在新課改精神的影響下,我逐漸開始改變這種授課模式,不再直接告訴學生因為什么所以什么,而是首先給學生展示現象,然后讓學生自己產生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一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時,我首先向學生列舉了很多史實,告訴他們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一些具體表現,學生在對歷史發(fā)出感慨的時候,都產生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事件為什么會發(fā)生,我并沒有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鼓勵他們自己去思考,在學生七嘴八舌的討論下,學生們的答案越來越接近我想聽到的答案,當答案最后揭曉的時候,很多學生的臉上表現出的是喜悅滿足的表情,這讓我感覺到了教學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學雖然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是,如果能在其中體會到成就感,也就接近了教學的實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新課改的理念中,學校是學生發(fā)展的空間,課堂是學生發(fā)展的平臺,一個追求科學方法,講究科學理念的平臺,一定會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之才,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努力學習新課改的精神,并將其融會貫通于教學實踐中,用科學的方法貫穿教學,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教學,讓學生在快樂、有效的學習中健康的成長,讓自己在快樂輕松的教學中,不斷成熟,使今后的歷史教學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