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參加教師培訓班活動總結(jié)
為了更好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豐富自己的學識,了解國內(nèi)外最新教育教學動態(tài),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出色地完成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下達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我參加了教師培訓,收獲多多?,F(xiàn)總結(jié)如下。
一、我20__年1月~20__年12月認真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走進新課程》
全面理解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借助《語文教學通訊》、《語文報》、《學語文報》、《語文教學與研究》、《考試指南報》等平臺,了解國內(nèi)外同行們在語文教學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讀《聽余映潮老師講課》,吸收李鎮(zhèn)西《語文教學》的精華,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博覽群書,采百家之長,為教育教學所用。在整個學習中,認真研讀了各書的全部內(nèi)容,并作了讀書筆記。
二、學習了《走進新課程》的理論知識,并運用其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教研教改。
對原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方法,教師主宰一切,以教師為主這一觀念作了更新轉(zhuǎn)變?,F(xiàn)代教育,應邊學生為主動,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教學環(huán)境,充分利用這課堂這一陣地,挖掘?qū)W生的內(nèi)在潛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校能體會到溫暖,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同時應用學校的“一主多輔互動式”教學模式,以主講教師為主,學生輔導學生,教師輔導學生,課代表輔導小組長,使全體學生、全過程和全身心地參與課堂學習,最終使我的語文教學有了新的提高。我通過學習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總結(jié),提煉,結(jié)合自身實際,徹底改變了原有的一些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育模式;徹底改變了有侵犯學生受教育權利的想法及行為,努力轉(zhuǎn)變自己,更新教育觀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準確地進行自我定位,不能有教師主宰一切的理念,應意識到自己角色的多樣化,要為人師,不做“經(jīng)”師,要成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者,民主師生關系的建立者,學生終身學習的奠基人。要把我們的教育對象看做認識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活動的主體,要樹立弘揚學生主體精神的學生觀。還應認識到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過程,教學要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zhuǎn)向?qū)W習者為中心,從教會學生知識轉(zhuǎn)向教會學生學習。
三、學習了余映潮老師的相關理論,他認為好課有三個標準。
1、學生活動充分,不是永遠熱鬧下去的活動,是有深層次思考的活動,有探究,有信息整合。
2、課堂積累豐富,比如懂得借物喻人這個術語,說明關注了知識的積累,有時候,術語就是能力。
3、能力訓練要到位,讀、寫、思、分析、表達都要到位。教學的流程要流暢,圓潤,不生硬,選好切入點就是教材處理,選點精讀要落實,整體把握是前提。
余老師關于“語文教師閱讀教學的兩項基本能力”的講座中提到,第一個能力是研讀教材的能力,第二個能力是設計教學的能力。對于教材有六讀:細讀、精讀、深讀、活讀、美讀、變讀。對于教學的設計,有這些方面要注意: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訓練),教學技術(教材研讀的技術、教學設計的技術、課堂實用的技術),教學創(chuàng)意(準備實施教學的新點子、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法、新策劃),教學設計,教學思路,語言藝術,主問題(能對教學內(nèi)容牽一發(fā)動全身的提問、問題或話題),語言教學(在認知、感受、理解、積累、運用、品析、鑒賞、創(chuàng)造中進行有關語言的教學,多動筆),活動設計。
余老告訴我們首先要樹立兩種意識:
一是文本意識。
教什么,教文本,說白了就是教教材,教課本,教課文。因為各地中考不在課內(nèi)選材,教材的作用大打折扣也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丟棄了教材、課本、課文,自然就丟棄了教什么了主陣地。課程標準、教材體系、課本結(jié)構、課文地位昏昏然,莫相知,本末倒置、緣木求魚的泛濫自然就不足為奇。忽視文本的根源,還在于功利主義毒瘤的肆虐,分分主義根深蒂固。考練大行其道,考練代替了講析、賞玩、品味、體悟。課堂學生沒有活動的充分,語文課自然就沒有了語文味。課程改革已經(jīng)實施了這么久,這種風氣事實上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遏制,文本應有地位的缺失,使語文課失去了其本有的陣地。
二是文體意識。
不知什么時候起,也不知道什么人的鼓吹,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要淡化文體知識。事實上,新課程標準壓根就沒有提什么“淡化”二字。因為是專家的權威解讀,于是就有文體知識的淡化,弱化,以訛傳訛,甚至有了完全的否定和拋棄。沒有知識基礎的支撐,學生還真的沒有了文體自覺。不同的文體,有各自的語言系統(tǒng);不同的文體,也有不同的教學系統(tǒng)。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有各自的教學目標和任務;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有各自的閱讀審美價值。不分文體的教學,必然混淆學生的視聽。一個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造成“四不像”作文的泛濫。
我們?nèi)プx余老師的課例,為什么他的課總是那么異彩紛呈,為什么他的課總是常教常新,就是同課文都能做到不重復。這在全國那么多的特級教師里恐怕也是鮮見的??此恼n堂,感動他的學生那種怡然,那種恬然,那種興味盎然。這一切,在我看來就是因為余老牢牢地把握住了這樣的兩種意識。
余老告誡年輕教師最多的,要上好一堂課最重要的就是讀好文本。余老的課例就是一個個解讀文本的范例。
讀余老的課例,還為我們回答了另一個問題:教什么,最重要的是用好文本,是不是就不需要拓展了呢?
顯然,這不是矛盾的。教材的處理有一個薄與厚的問題。如果沒有“把教材讀厚”之功,也許就真沒有“把教材教薄”之力了。功夫在課外。讀余老的備課案例,你會注意到余老注引的參考文獻。例如余老關于《中國石拱橋》的說課,索引文獻資料就多達11種之多,《再別康橋》一課就有13種。如此種種,需要怎樣的“苦做”,又需要怎樣的“巧做”啊!余老在課堂的操作實踐中,他采用課堂微型講座等形式穿插一些知識小品、讀書方法指導,相機而動,豐富多樣,與文本相得益彰。教什么,重文本,不囿于文本不拘泥于文本;尊重文本,不隨意不拔高,不故弄玄虛,扎扎實實,實實在在。
教師把教材讀厚了,才能更清楚教什么,才能教得精約,才能做到深淺有度,多少相宜。
四、程良焱老師的報告《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兩個水平》,使我懂得了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水平,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從而更加清楚認識到教師應有的心態(tài):要有追求,也要有淡泊;要有激情,也要有平和。程特的課文教學處理“七發(fā)”:截入法、拎線法、撮要法、析例法、剝筍法、逆返法、導練法,讓我受益匪淺。他的報告對我今后的課堂教學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本人將繼續(xù)學習《義務教育法》和《語文新課程標準》,把握教育教學原則和標高,重溫《師德規(guī)范》,賞析《余映潮教語文》系列,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學通訊》、《學語文報》、《考試指南報》等為輔助工具,與同行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努力把教學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