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與操作規(guī)程有哪些
篇1
一、安全措施
1. 個人防護裝備:員工應佩戴適當的防護設備,如安全帽、護目鏡、防護手套和防滑鞋。
2. 設備檢查:定期進行機械設備的維護和檢查,確保其正常運行。
3. 緊急應對:設立清晰的緊急出口,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期進行應急演練。
二、操作規(guī)程
1. 培訓與認證:所有員工在上崗前必須接受相關操作培訓并通過考核。
2. 工作許可:進行高風險作業(yè)時,需獲得工作許可證。
3. 標準化流程:遵循標準化的操作流程,避免因人為錯誤導致的安全事故。
篇2
熱載體爐安全與操作規(guī)程
熱載體爐作為工業(yè)生產中的重要設備,其安全運行關乎企業(yè)的生產效率和員工的生命安全。本規(guī)程涵蓋了以下幾個核心方面:
1. 設備檢查與維護
2. 啟動與關閉程序
3. 運行監(jiān)控與故障處理
4. 應急預案與安全管理
5. 員工培訓與資質要求
篇3
風割安全與操作規(guī)程
一、設備準備
1. 檢查風割設備:確保氧氣瓶、乙炔瓶無泄漏,閥門、軟管完好無損。
2. 焊接工具:風割槍、切割片或焊炬應清潔,功能正常。
3. 安全裝備:佩戴防火面罩、防護手套、防護服,確保個人防護到位。
二、作業(yè)環(huán)境
1. 工作區(qū)域:清理雜物,確保作業(yè)場地整潔,無障礙物。
2. 氣體檢查:確認周圍無易燃易爆物品,通風良好,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三、操作流程
1. 設備連接:正確連接氧氣瓶和乙炔瓶,打開閥門,調整氣體壓力。
2. 點火測試:先開乙炔,后開氧氣,進行點火測試,確認火焰正常。
3. 切割操作:按照切割線進行,保持穩(wěn)定切割速度,避免過快或過慢。
4. 關閉設備:完成作業(yè)后,先關閉乙炔,再關閉氧氣,斷開軟管。
風割安全與操作規(guī)程范文
1風割工、須經體檢,專業(yè)培訓、持證上崗。 應掌握一般電氣知識,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規(guī)程,還應熟悉滅火技術,觸電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工作前應穿戴好防護用品,認真檢查氣焊設備、機具的安全可靠性,對受壓容器,密閉容器、管道,進行操作時,要事先檢查,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要沖洗干凈。在容器內使用風割要二人輪換,一人在外監(jiān)護。照明電壓應低于 36 伏。
2 嚴格執(zhí)行。“三級防火審批制度”。場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按規(guī)定備有消防器材,保證足夠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風,嚴格執(zhí)行“焊工十不焊割”的規(guī)定:
2.1焊工無操作證,又沒有正式焊工在場指導,不能焊割。
2.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作業(yè),未經審批,不得擅自焊割。
2.3不了解作業(yè)現場及周圍的情況,不能盲目焊割。
2.4不了解焊割內部是否安全,不能盲目焊割。
2.5盛裝過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各種容器,未經徹底清洗,不能焊割。
2.6用可燃材料做保溫層的部位及設備,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2.7有壓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能焊割。
2.8附近堆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徹底清理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
2.9在未弄清對外單位有否影響,或明知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2.10作業(yè)場所附近有與明火相抵觸的工種,不能焊割。
3氧氣瓶和乙炔瓶應有妥善堆放地點,周圍不準明火作業(yè)、有火苗和吸煙,更不能讓電焊導線或其帶電導線在氣瓶上通過。要避免頻繁移動。禁止易然氣體與助燃氣體混放。使用中嚴禁用盡瓶中剩余余氣,壓力要留有 1:1.5表壓余氣。
4每個氧氣和乙炔減壓器上只許接一把割具,焊割前應檢查瓶閥及管路接頭處液管有無漏氣,焊咀和割咀有否堵塞,氣路是否暢通,一切正常才能點火操作。點燃焊割具應先開適量乙炔后開少量氧氣,用打火機點燃,禁止煙蒂點火,防止燒傷。
5每個回火防止器只允許接一個焊具或割具,在焊割過程中遇到回火應立即關閉焊割具上的乙炔調節(jié)閥門,再關氧氣調節(jié)閥門,稍后再打開氧氣閥吹掉余溫。
6嚴禁同時開啟氧氣和乙炔閥門,或用手及物體堵塞焊割咀,防止氧氣倒流入乙炔發(fā)生器內發(fā)生爆炸事故。
7工作后嚴格檢查和清除一切火種,關閉所有氣瓶閥門,切斷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