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wǎng) > 書信稿件 > 致辭 > 導(dǎo)游詞

國慶旅游導(dǎo)游詞(精選3篇)

發(fā)布時間:2023-04-02 15:15:21 查看人數(shù):3

國慶旅游導(dǎo)游詞

第1篇 國慶旅游圣地黃山導(dǎo)游詞

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黃山是國慶假期的旅游勝地,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國慶旅游圣地黃山導(dǎo)游詞,希望能夠幫到您!

黃山方圓1200平方公里,從南到北四十公里長,從東到西三十公里寬,面積雖然很大,但開發(fā)出來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154個平方公里。這154個平方公里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黃山風景區(qū)。黃山風景區(qū)在1985年就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qū),1990年又被聯(lián)合國世界教科文組織收錄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我國雖然有三十處世界遺產(chǎn),但是雙遺產(chǎn)的只有四處,2022年二月又成為世界地質(zhì)公圓,黃山是我國唯一一處頭頂三頂桂冠的風景區(qū)。

黃山在秦朝以前叫三天子都,由于他的三大主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當時的居民都認為這座山只有神仙才能上的去,平民百姓是上不去的,所以叫三天子都。到秦以后改稱黟山,“黟”是左邊一個黑,右邊一個多,讀音和一二三四的“一”是一樣的,因為黃山的山體大多由花崗巖組成,花崗巖的表面都有一層苔蘚,這苔蘚經(jīng)過日曬雨淋之后遠遠望去是黑乎乎的一片,所以叫黑多山。黃山這個名字是到唐朝以后才改的,是不是到唐朝以后就由黑變黃了呢,那倒不是。而是在唐朝時這里廣泛流傳了一個傳說,這個傳說說的是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在統(tǒng)一中原以后感覺自己是大業(yè)以成,所以就想尋求一種長生不老之藥,使自己能得道成仙,就帶領(lǐng)他的兩位臣子,一個容成子,一個浮丘公,他們?nèi)齻€遍訪了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后選中了黃山,在這里采藥煉丹,最后服下仙丹乘龍升天了。由于唐明皇比較相信道教,也就非常崇信這樣一個傳說,于是在公元747年,也就是唐天寶六年,親自下旨將黟山改為黃山。山名就由此而來,并不是黃顏色的山。

那到黃山來看什么呢,說起來很簡單,就八個字,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黃山的四絕,奇松、怪石、云海和溫泉。

其中黃山松位列黃山四絕之首,也是我們安徽省的省樹。它屬于高山樹種,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也曾經(jīng)叫臺灣松,由油松轉(zhuǎn)化而來。和馬尾松相比有著一些明顯的特征,它的樹冠大多呈扁平狀,而且層次分明,松針較短,也比較粗,顏色呈墨綠色。它的這些特征是和它的生長環(huán)境有關(guān)系的,一般高山上常年的風力都比較大,象我們黃山年平均風力為6-7級,如果它山下的馬尾松那樣長的高高大大,密不透風,大風刮過來的時候形成的阻力也就非常大,很容易將樹頭吹斷,所以它的樹冠為扁平狀且層次分明就是便于濾風而保護樹冠的。松針的顏色較深也是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我們都知道海拔每上升100米,大氣壓強要下降,氣溫也要下降。

大氣壓強越低也就意味著空氣越稀薄,而大氣層對陽光中的紫外線能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那空氣越稀薄紫外線也就越強,而紫外線對生物的細胞有著很強的殺傷力,這個我想大家都曾感受過,在太陽底下暴曬一天會有什么結(jié)果?一般會火辣辣的疼,嚴重的會脫皮,這就是紫外線對我們?nèi)梭w細胞的殺傷。那松樹也是一樣的,為了抵抗紫外線的入侵,所以顏色長的較深,同時也起到增加熱能的作用,我們都知道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接收熱能的能力要強的多,所以它又有防寒的作用。

據(jù)史書記載黃山最低溫度達到零下28攝氏度,在這種低溫下能正常生長就在于它的松針能夠吸收大量的熱能。這是我們很容易就能發(fā)覺的特征,黃山松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不過需要我們仔細去觀察,它的根系非常龐大,一般比主干長15倍到20倍左右。為什么有這樣龐大的根系呢?這也是和它的生長環(huán)境分不開的,我們黃山有這樣一句俗語:黃山是無山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這些松樹不是生長在土壤里,而是長在花崗巖上。那我們都知道花崗巖上養(yǎng)料很少,這就需要一個龐大的根系去到處收羅養(yǎng)料。其實這龐大的根系還有更重要的作用,因為植物的跟在作呼吸作用的時候會呼出二氧化碳,那根系越龐大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就越多,而花崗巖的主要成分除了硅酸鹽之外大多是碳酸鹽,這些不可溶性的碳酸鹽遇到二氧化碳和水之后就形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氫鹽,所以根系越發(fā)達溶解花崗巖的能力就越強,從而使它的根能深深的扎入巖石里頭,我們所以才能在電視風光片里看到黃山的這些松樹在懸崖絕壁之上頂風傲雪,大風刮不倒,大雪也壓不垮。如果這些根僅僅生長在巖石表面,那大風一吹就倒了,大雪一壓也就垮了。雖然黃山松有這樣龐大的根系去到處收羅養(yǎng)料,但是它的養(yǎng)料來源還是遠遠不足,我們都知道,花崗巖中雖然有著豐富的礦物質(zhì),但是缺少一種元素,那就是氮元素,而氮元素是生命構(gòu)成的基本元素,沒有氮,氨基酸合成不了,生命也形成不了。

那它的氮元素從哪里來呢?主要來自于夏季的雷雨天氣,每當打雷下雨的時候,都會產(chǎn)生強電流和高電壓,這時候電流可達到幾千萬安培,電壓也可以達到幾億伏,在這種強電流和高電壓的作用下,空氣中游離的氧和氮就形成了氮化物——亞硝基,松樹通過它的表皮吸收亞硝基來補充氮元素的不足。從這里我們可以看的出來,黃山松的養(yǎng)料來源非常少,所以它長得也非常慢,但我們千萬別小瞧這些小松樹,雖然它很小,但它的年紀卻很老。有一部電影年紀稍微大一點都看過,劉曉慶和陳沖主演的《小花》,其中有一段劉曉慶跪在臺階上抬擔架的戲就在我們黃山的百步云梯上拍的,我們今天就要走過那段臺階,看過這部電影的應(yīng)該還有印象,在臺階的旁邊有一片小樹林,這部電影是拍于1979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如果在山下這片小樹林早已長成參天大樹了,可是我們今天過去看看,它們依然還那么高,這就是它們生長環(huán)境非常惡劣所造成的結(jié)果。

第二絕就是怪石,黃山是奇峰林立,怪石成群,但有名稱的并不多,大約一百八十處左右。這些名稱都是以前的游人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取了一些好聽的名字,比如什么仙女繡花,武松打虎之類的,但這些只能說三分形象,七分靠大家想象,因為它們畢竟是大自然風化所形成,并非人工刻意去雕刻的。所以我們上去以后也可以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不必非得局限于前人的眼光,因為所處的地域不同,所處的時代不同,審美觀是不同的,看待同一事物所得的結(jié)果也是不同的,比方象西安來客人可以把某些石頭看成兵馬俑,象我們這些非西安的人會往兵馬俑去想嗎,可能性不大。再加上這幾年黃山新的道路不斷開通,景區(qū)不斷擴大,前人不能到達的地方我們現(xiàn)在可以到了,前人不能欣賞的角度我們現(xiàn)在可以欣賞了,比如我們在去迎客松之前就有一塊石頭,形狀就很象現(xiàn)在的通訊工具—手機,所以我們都叫它手機石,在沒有手機之前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上面來的,對不對。

黃山的第三絕是云海,黃山自古云成海,所以又有黃海之稱。在黃山觀云海的最佳季節(jié)是在冬季,一般在十一月份以后到第二年的五月初之前。為什么在這段時間呢?因為到十一月份以后黃山開始進入冬季,氣溫逐漸下降,隨著氣溫的降低空氣的體積逐漸縮小,高空的云層也開始往下落,而且氣溫降低后空氣的對流速度也逐漸減慢,云層相對來說也比較薄,一般穩(wěn)定在海拔1200—1600米之間,當我們登上海拔高于1600米以上的山峰的時候就可以看到自己腳下是茫茫一片的白云,而且每當風起的時候云層會象大海一樣波濤洶涌,看起來十分的壯觀,所以稱作黃山的第三絕。但到五月份以后隨著氣溫的升高云層也開始升高,隨著空氣對流速度的加快云層也開始逐漸增厚,一般從海拔800米到兩三千米都是云,這時我們就不要奢望能看到云海了,這時不但云??床灰?,就連奇松和怪石也看不見了,因為這時整個黃山都被云層所籠罩,就不是云而是霧了,能見度好的時候大約能看到百米開外,差的時候只有三到五米,那我們能看到什么呢?只有頭頂?shù)拿C4箪F,腳下的臺階路以及身邊的幾棵小樹,我們導(dǎo)游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抬頭看霧,低頭看路,左右看樹,不如回家睡床鋪。

在黃山累了一兩天,回去別人問你黃山怎么樣,不知道,還不如在家睡在床上舒服。而且我們黃山這樣的天氣還挺多,大約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二,一年大約有兩百八十天左右是雨霧天氣。而這惡劣的天氣卻給黃山的經(jīng)濟建設(shè)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很多人是來了一次來兩次,來了兩次來三次的,運氣不好的來四五都沒看見也可能。所以大家不要以為來黃山碰到大霧是運氣不好,其實這是黃山的正常天氣,晴空萬里才是不正常的天氣呢。而且有時候往往是最惡劣的天氣才伴有最美的景,我們有這樣一句話;山以云為衣,云以山為體,只有有山有云的時候才有那種意境,才有仙山的感覺。晴空萬里僅僅是把黃山一覽無余,沒有太多的回味,也缺乏韻味。對我來說偏愛黃山的冬景,那茫茫的云海,皚皚的白雪,蒼翠的松樹,儼然國畫中的仙境,黃山四季皆勝景,唯有臘冬景更佳。

那黃山的第四絕就是溫泉了,我們黃山的溫泉是名副其實的溫泉,在出水口的溫度為42度,這種溫度洗浴既不會涼,也不會燙,因為我們?nèi)税l(fā)燒最高也就這溫度。而且是含重碳酸鹽不含硫元素的礦泉,不僅可以洗浴還可以直接拿來飲用的。傳說當年軒轅黃帝在服下仙丹后即將乘龍升天,但對著鏡子一看,發(fā)現(xiàn)自己已是滿頭白發(fā),滿臉皺紋,這副容顏即使做了神仙也不好看,于是就跳進溫泉,沐浴湯泉是三天三夜,最后須發(fā)盡黑,顏面如孩童,乘龍升天了。當然能把白頭發(fā)泡黑,這功效是肯定沒有的,除非您和軒轅黃帝一樣吃了仙丹差不多。但要把皺紋泡沒了還是可以的,不要說三天三夜了,估計一天一夜就差不多了,不相信的可以試試看。不過黃山要看的主要還是松、石、云,溫泉只是走累了泡一泡用來消除疲勞的。好了黃山的簡單情況就說這么多,具體景點我們到了山上再一一欣賞。

第2篇 國慶旅游勝地拉薩導(dǎo)游詞

國慶節(jié)去哪?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國慶節(jié)好去處拉薩,下面是關(guān)于西藏拉薩導(dǎo)游詞范文!

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也是全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薩市、郊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40萬人口。其中市區(qū)面積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萬多,有藏、漢、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紀中葉,吐蕃部族首領(lǐng)松贊干布在此創(chuàng)基立業(yè)。公元641年,松贊干布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進藏后建議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廟。于是,人們把最初的寺廟,即現(xiàn)在的大昭寺,命名為“惹薩”,藏語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薩”被譯成了“邏些”,逐步又變成為“拉薩”了。而上千年來,這里曾幾度成為西藏政教活動中心,于是,拉薩成為名副其實的“神圣之地”。

拉薩城風景優(yōu)美,被稱為“藍色歡樂之波”的吉曲河(拉薩河),從白雪皚皚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噴珠吐玉,雪浪飛翻,穿過無數(shù)森林峽谷,田園牧野,全長315公里,在曲水地 方象鼻灣匯入雅魯藏布江,形成了藍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觀。拉薩古城就佇立在這條蔚藍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達拉宮高聳云天,街道縱橫,高樓群集,車水馬龍,色彩繽紛。古老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宗教與世俗,轉(zhuǎn)經(jīng)筒與電腦,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薩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標東經(jīng)91°06,北緯29°36。在群山環(huán)繞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氣溫攝氏8度(華氏43°)左右。全年日照時間約3000小時,比鄰省四川省省會成都市多1800小時,比中國最大的東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時,在全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譽。

拉薩年降雨量約500毫升,集中在7、8、9三個月,夏秋雨季是拉薩最美好舒適的季節(jié),雨水多在夜間降落,形成了'拉薩夜雨'的獨特氣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臨,好雨淅淅瀝瀝從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熱塵埃,使林園街市一片光潔。

【附】

西藏薩迦寺導(dǎo)游詞

各位朋友,到日喀則不可不去薩迦寺,寺中的藝術(shù)珍品浩瀚,文物價值極高,因此也被稱為“第二個敦煌”。

大家看,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中間的薩迦盆地,矗立在谷地中央的那座紫紅色的“城堡”就是鼎鼎大名的薩迦寺。它是72022年前西藏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有一首民歌這樣唱道:

從本波山鳥瞰,

薩迦好似水晶;

水晶瓶中達姆.

容顏勝過仙女:

莫要鄙視薩迦,

佛閣為其增光……

其實,薩迦的藏語意為“灰白色的土地”,即當?shù)赝寥赖念伾?。薩迦寺分為南寺和北寺,南寺建在平坦的谷地上,北寺建在北面的山坡上。薩迦北寺由貢覺杰布創(chuàng)建于1073年,并由此形成著名薩迦派。我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薩迦派,薩迦派以其主寺薩迦寺而作教派名稱。薩迦派的寺廟圍墻涂有紅、白、黑三色相間的色帶,紅色象征文殊,白色象征觀音,黑色是金剛持菩薩,三色成花,故人稱薩迦教派為“花教”。薩迦派的教義中,最獨特和重要的是“道果法”。其教法有三個程序:一、舍非福。“非福”即壞事”。一個人時刻勉勵自己行善做好事,不做壞事,來世有望投生在天、阿修羅、人“三善趣”之中。二、斷除我執(zhí)。即悟透人生無常,世間萬物皆由因緣湊和而成,都不是實有的道理,以此把世間的一切看透,斷除任何欲念,解脫痛苦。三、諸法無成。即在修習中防止武斷之見,達到用超乎世俗的見地認識宇宙的境界。薩迦派與其他教派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之一是準許教徒娶妻生子,且該教派的政治權(quán)力父子相傳,而宗教權(quán)力則叔侄相傳。

薩迦派有五位重要祖師。其第四祖薩班·貢噶堅贊,為13世紀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薩迦格言》是西藏文學名著。

另外,我再向大家介紹一下薩迦寺的歷史概況和著名的八思巴。吐蕃王朝崩潰后,西藏陷于長達42022年的分裂割據(jù)與戰(zhàn)亂動蕩。13世紀初,成吉思汗率蒙古各部落崛起于北方,并逐漸統(tǒng)一了中國。成吉思汗的孫子闊端曾派遣大將多達納布率領(lǐng)蒙古騎士深入西藏。闊端意識到要想統(tǒng)一西藏,必須利用當?shù)刈诮虅萘?。他了解到當時在后藏的薩迦地方崛起的薩迦派勢力日益強大,薩迦寺的寺主貢噶堅贊(又稱薩迦班智達)在西藏各教派中影響最大,于是便邀請貢噶堅贊前往涼州(現(xiàn)在的甘肅武威)會面。

公元1247年,薩班攜其侄子八思巴到達涼州,代表西藏地方勢力與蒙古王室達成了西藏歸順元朝的條件。至此,西藏地方正式加入了祖國大家庭,成為元朝中央直接管轄的一級行政地方。薩迦派也因此取得了元朝的信任和西藏地區(qū)的領(lǐng)導(dǎo)地位。

貢噶堅贊逝世后,忽必烈又于公元1253年召見八思巴,拜他為帝師。1260年,忽必烈稱帝,授八思巴為“灌頂國師”,賜玉印,并授命他兼管中央設(shè)立的掌管全國佛教事務(wù)和藏族地方行政事務(wù)的總制院的院務(wù),使他成為元朝中央政權(quán)的一名高級官員。1265年,八思巴受命返藏,擴建了薩迦北寺,設(shè)立管理地方政權(quán)的“本欽”,建立了西藏地方政權(quán)薩迦王朝,西藏正式歸入元朝中央政府統(tǒng)轄。公元1269年,八思巴創(chuàng)造了蒙古文字,為此被忽必烈封為“大寶法王”。

如今,北寺已經(jīng)蕩然無存,一眼望去,北邊那片浩大的廢墟仍有當年的恢弘之勢。

現(xiàn)在我們參觀的是南寺,即現(xiàn)薩迦寺所在,它是1268年由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所建。大家請看,薩迦南寺的樣子十分特別,有兩圈城墻,城墻上有垛口,四角有碉樓,外面還有護城河,城門為“工”字形,整個平面圖是大“回”字套著小“回”字,頗有一點戰(zhàn)爭防御的味道。城墻的顏色除了紫紅色以外,還間有黑、白兩色,這是薩迦教派的重要標志。

現(xiàn)在我們進入的主殿叫“拉康欽姆”,意為大神殿,高ll米,面積5500平方米,宏偉壯麗。殿中有40根大柱子,其中4根最粗的柱子,要3個人才能合抱。最粗的一根直徑有l(wèi).5米。每根支柱都有一段傳奇的故事:第一根支柱為忽必烈皇帝柱,名叫“加納色欽嘎瓦”,意思是元朝送的柱子。傳說,當初八思巴在元朝大都任職,元朝皇帝知道他想回薩迦建廟宇,便選了一根直徑達4尺的柱子賜給他,那柱子好是好,就是太大了,無法運往西藏。八思巴惋惜地返回薩迦。誰知當他回到薩迦的時候,那根大柱竟漂浮在寺北的仲曲河上。第二根支柱為野牛柱,名叫“沖布噶瓦”(意為“野牦牛運送的柱子”);第三根支柱為猛虎柱,名叫“達布噶瓦”(意為“公老虎送的柱子”);第四根支柱為滴血柱,名叫“那布查雜噶瓦”(意為“海神送的柱子”),據(jù)傳說海龍王送來時,曾受傷流血于這根柱子上,現(xiàn)在還可見柱子赤色斑斑的血跡。這幾根柱子頂天立地,沒有一點接縫,據(jù)考證來自薩迦縣南邊的陳塘溝谷,屬于喜馬拉雅自然保護區(qū)。

大家請看,殿內(nèi)主要供奉的有三尊釋迦牟尼佛像和一個白色法螺。大堂正中的這尊“柞木林耶夏”釋迦牟尼大佛,是為紀念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而鑄造的,藏有八思巴的舍利子。左面的一尊是為紀念八思巴法王而建造的。大堂南面的一尊是為紀念本欽釋迦桑布而鑄造的。這個白色法螺是由印度國王將海螺贈給中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時又將此海螺賜給八思巴。

出大殿門,庭院的南側(cè)是蒲珠拉康,這是薩迦派修行密宗的經(jīng)堂?,F(xiàn)在殿中主供的文殊菩薩,是從北寺地下發(fā)掘的,是北寺的主供佛。據(jù)說,只要在這尊塑像前念誦七天文殊頌詞和咒文,即使是愚頓之人也能增進智慧,茅塞頓開。這是薩迦寺的四大奇寶之一,善男信女對此虔誠膜拜。庭院北側(cè)是歐東拉康,內(nèi)供16世紀薩迦法王昂強·貢嘎仁欽和他的后裔的11座靈塔。昂強戰(zhàn)勝了“拉薩宗巴”,拯救了薩迦教派,修復(fù)了南北寺,是薩迦派著名的中興法王。南寺特設(shè)殿堂供奉這位屢建功績的歷史人物。穿過此殿就是“拉康降”,內(nèi)有6座薩迦派高僧大德的泥質(zhì)靈塔。南寺大經(jīng)堂的彭措頗章靈塔殿內(nèi),有彭措頗章的創(chuàng)始人貢嘎仁欽至昂旺土道旺秋四代9人的靈塔或紀念佛像;卓瑪頗章靈塔殿內(nèi),有白瑪頓堆旺秋及其后裔的靈塔6座。

殿后是藏經(jīng)庫,內(nèi)有萬余部經(jīng)典,是八思巴時期集中衛(wèi)、藏、康等地區(qū)的書法家用金、銀、朱砂和墨汁精工寫成的珍品。還有一“方經(jīng)”,又稱“甲龍馬”或稱《布德迦龍》經(jīng)書。書長達1.34米,寬l.09米,厚67厘米,雕龍刻鳳的木板封面原達41厘米,翻閱時要用4個喇嘛抬著。據(jù)傳,這本經(jīng)書由八思巴主持完成,全書用金粉汁寫就,為傳世珍寶。

大殿右側(cè),有一只高1.5尺的玉鐘及一個方形玉板,被稱為寺內(nèi)兩寶。玉鐘用來罩佛前的長明燈,玉板刻有漢文詩,落款為“醒石”。四周存有中國歷代王朝賞賜的法器和元代皇帝賜給的法衣、盔甲、靴等文物。壁畫則集中在主殿樓上,東墻面有薩迦派歷代祖師和高僧圖像及一些佛教典故,西墻有600多年前的壇城壁畫和60多幅喜金剛(歡喜佛)畫。正殿中還有數(shù)百軸畫卷,為西藏的藝術(shù)珍品。

薩迦寺所藏的經(jīng)典浩瀚,有2800多函是元、明時期的手抄經(jīng)典。發(fā)源于古印度、有上千年歷史的貝葉經(jīng)在世界上已不多見,但薩迦寺還保存有大醫(yī)學、天文、歷算等內(nèi)容的貝葉經(jīng),有3636葉是用藏、漢、蒙占3種文字書寫的。用金粉、朱砂抄錄的大藏經(jīng)只有薩迦寺保存的最多。此外,還有元朝皇帝給薩迦地方官員的封誥、印璽等等。

八思巴被封為薩迦法王后,薩迦派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薩迦寺已計有四十多座殿堂,遍布仲曲河兩岸。但在16世紀時,遺憾的是一場大火幾乎將南寺全部夷為平地,直到1948年才在多年的不斷修繕之后恢復(fù)了該寺的原貌。現(xiàn)在北寺遺址已開始重建,但大部分地面仍被破磚碎石所覆蓋??拷侥_處有一座新修復(fù)的白塔,摒說塔內(nèi)有薩迦派的一代祖師的舍利。

現(xiàn)在我再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薩迦寺的秋季法會和冬季法會。藏歷七月為秋季大法會,喇嘛舞蹈家跳古老的金剛橛神舞,這種舞蹈氣勢很盛,開場儀式便有150名戴各種動物面具的演員旋轉(zhuǎn)和躍跳。藏歷十一月二十三到二十九日,稱為冬季大法會,主要內(nèi)容仍然是神舞表演。薩迦寺3尊護法大神,都要由僧人扮演出場。他們肩架護法神的骨架,再戴l米多長的巨型猙獰面具,足足有1層樓那么高,這是薩迦神舞最吸引人的部分。數(shù)百名身穿盔甲、手執(zhí)長矛的武士,表演舞刀、射箭、打火槍等技藝,以紀念這個教派72022年前統(tǒng)治整個西藏的光榮。

薩迦寺的參觀就此結(jié)束了,相信你們一定會對薩迦寺有一個簡明概括的了解吧。

第3篇 國慶旅游勝地喀納斯湖導(dǎo)游詞

喀納斯湖不僅自然資源和生物物種非常豐富,而且旅游環(huán)境和人文資源也別具異彩,這是我們國慶黃金周的旅游勝地,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國慶旅游勝地喀納斯湖導(dǎo)游詞,希望能夠幫到您!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一片純潔的凈土,那就是喀納斯,她美麗、富饒而神秘。

臥龍灣、月亮灣、神仙灣、百花園、哈流灘大草原,還有那久居林中的圖瓦人,無不使人留連忘返。每年6月,百花園山花爛漫;7月,白樺林青翠欲滴;8月,漫山遍野牛羊成群;9月,秋高氣爽黃葉滿枝頭。世界上再也沒有哪塊地方比她寧靜,再也沒有哪片湖水似她那么柔情。哦,喀納斯,你是人間仙境,我夢中的情人 … …

時至中秋,我陪同《上海航空》的朋友再次踏上了喀納斯的土地。

旅行車從烏魯木齊出發(fā)經(jīng)過兩天近16個小時的行駛,終于在黃昏時分抵達喀納斯的門戶——賈登峪山谷。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松林,微風吹來,松濤陣陣。由大氣環(huán)流帶來的大西洋的暖濕氣團經(jīng)過萬里跋涉抵達喀納斯,每年給喀納斯帶來多達 1066毫米的充沛降水。這里是植物的王國,有近800種珍惜植物在這里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這里是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自然延伸至我國境內(nèi)的唯一一片南西伯利亞泰加林自然保護區(qū),在海拔1300米至2300米的山坡上自然生長著茂密的落葉松、云杉、冷杉、白楊、白樺以及珍貴的新疆五針松。由于交通不便,長期以來喀納斯地區(qū)人跡罕至,珍貴的物種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喀納斯風景區(qū)可以用一山、二湖、三灣、四迷、五個唯一來概述:

一山,即阿爾泰山友誼峰。

友誼峰海拔4374米,終年積雪,巍然屹立在祖國的西北端,是我國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的界山,也是喀納斯湖湖水的發(fā)源地。

二湖,是指喀納斯湖和白湖。

喀納斯湖形成于距今約2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時期,湖面海拔1374米,四周群山環(huán)抱,湖面最寬處約2600米,湖水最深處188米,湖水面積約45平方公里,自北向南猶如一個長長的豆莢蜿蜒流淌在長約25公里的喀納斯峽谷里。當年成吉思汗的軍師耶律楚材西行來到喀納斯,被喀納斯秀美的景色所打動,遙望著那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峽谷中變幻莫測的319個湖泊,欣然寫道:

誰知西域逢佳境

始信東君不世情

圓沼方池三百所

澄澄春水一池平

白湖,又名阿克庫勒,位于喀納斯湖東北38公里處友誼峰腳下。

三灣,指的是臥龍灣、月亮灣、神仙灣。

臥龍灣位于喀納斯風景區(qū)之首,喀納斯河水流經(jīng)此河段驟然變得寬闊平靜,形成一個面積約6平方公里的湖泊,湖的中部出現(xiàn)了一個小島,遠看酷似一條高大的劍龍,尾巴高高翹起靜臥在湖中心。

由臥龍灣前行1公里就來到了月亮灣,喀納斯河水流經(jīng)這里形成了一個長達4公里長的“之”字形,河灣靜謐的好似一彎月牙,河水隨著一日之間光照的不同,變換著不同的色彩。最絕妙的是河中心的兩個河心洲,酷似兩只仙人的大腳印,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五個大腳指頭。傳說,這兩個大腳印是當年成吉思汗率軍西征在此涉水過河時留下的痕跡,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可以看到轉(zhuǎn)場路過此地的牧民下馬匍匐在地頂禮膜拜。

由月亮灣前行3公里就到了神仙灣,這里是一片寬闊的水域,河水將河心洲分成若干個小島,島上郁郁蔥蔥地生長著稀有的云杉、白樺和落葉松。河水流經(jīng)這里變得異常平緩,微風吹來碧波蕩漾,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好似撒下一片珍珠,這里猶如仙界一般應(yīng)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四迷,指喀納斯“湖怪”之迷、千米枯木長堤之迷、白湖之迷和圖瓦人來歷之迷。

喀納斯“湖怪”之迷:傳說喀納斯湖有“湖怪”,當?shù)貓D瓦人放牧的牛、羊、馬、駝去湖邊飲水時,常被拖進湖中作了點心。“湖怪”常常在天剛亮或黃昏時出現(xiàn),至于“湖怪”長的什么樣,誰也沒有看到過。

據(jù)說,有一個圖瓦牧民去親戚家喝喜酒,回家時已近黃昏,路過喀納斯湖下馬轉(zhuǎn)身沖著山林小解,忽然聽到身后“嘩啦”一聲響,趕忙回頭,發(fā)現(xiàn)他的馬不見了,湖面上隱約看到一對 “212”小汽車車燈般陰冷的大眼睛緩緩沉入湖中。

他驚得酒醒了一半,連忙向村子里跑去,邊跑邊喊:“212”把我的馬吃掉了!

村民們聽說后,紛紛組織起來,制作了一個大大的大釣鉤,用一頭牛做誘餌,用牛皮筋編成繩,繩的另一頭套上了二十匹馬。等了一天又一天,第三天,終于有了動靜,一聲令下,二十匹馬拼命往上拉,直累的二十匹馬口吐白沫,繃斷了牛皮繩,連“湖怪”的影子居然也沒有見著。

新疆大學生物系曾經(jīng)組織考察隊,于1985年7月20日,在觀魚亭上用高倍望眼鏡觀察到身長約15米的大紅魚,最多時一群竟達68條。但是喀納斯湖有沒有“湖怪”至今仍然是一個迷。

千米枯木長堤之迷:在喀納斯湖的北岸,有一條一米多高,2000多米長的枯木長堤。這是喀納斯山上的樹木枯死后滾下山落入湖中形成的,每當湖水上漲枯木就漂浮在湖面北岸一帶,湖水下落枯木就在北岸友誼峰山腳下形成一條千米枯木長堤,為什么這些枯木不隨波逐流順水向下游漂流呢? 至今仍然是一個迷。據(jù)說,是這些枯木留戀曾經(jīng)生養(yǎng)它們的故土喀納斯而久久不愿離去。

白湖之迷:白湖,又名阿克庫勒,位于喀納斯湖東北38公里處,海拔1954米,面積約10平方公里。由于湖水酷似牛奶,遠望一片乳白色而得名,白湖的水注入喀納斯湖后,染的喀納斯湖的北部湖水也是一片奶白。白湖的形成至今仍然是喀納斯之迷。

圖瓦人來歷之迷: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成吉思汗征戰(zhàn)西域,他的次子察合臺派遣了一支先頭部隊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后來,這支隊伍在阿爾泰山的深山老林中迷了路,神秘地消失了。現(xiàn)在,在喀納斯湖畔居住著一個原始部落,他們以山林為家,以放牧、狩獵為生,砍來山上的松木搭建起木屋,剝下厚厚的獸皮抵御嚴寒,使用原始的炊具調(diào)制出香噴噴的奶酒,他們不與外族通婚,不與他人爭斗,他們以圖瓦人自居,以成吉思汗為自己的先祖,古訓說牢記祖先的名字是每一個圖瓦人子孫的責任,他們世代悠閑地生活在喀納斯這片世外桃園中,被稱做“林中百姓”。今天,在喀納斯生活的圖瓦人約有1400人,其中有700人居住在喀納斯湖畔的喀納斯鄉(xiāng),其余人生活在禾木喀納斯和阿爾泰的深山老林中。

喀納斯居住著一位神奇的老人,名叫額爾德什,今年65歲,他生在喀納斯,長在喀納斯,深愛著喀納斯,他用喀納斯湖邊采來的葦草制作出一管“蘇爾”,他能用“蘇爾”吹奏出美妙的音樂。我們圍坐在額爾德什老人身邊請他吹奏一曲,他說:“吹嗎? 好!吹。”額爾德什老人吹奏的是他最拿手的——“美麗的喀納斯”。只見老人雙目微閉,將“蘇爾”豎起來貼在唇邊,隨著氣流的呼出,手指的移動,那美妙的笛聲充滿了整個木屋,一瞬間,我們仿佛來到了藍天白云下,來到了美麗的喀納斯湖畔:山風吹過,樹葉婆娑,湖水蕩漾,溫暖的陽光灑滿大地,萬物在生長,蟲鳥在鳴唱,天空出現(xiàn)美麗的彩虹… …

笛聲停住了,萬籟具靜,我們每個人臉上都掛滿了淚珠。

在這遠離塵囂的地方,在大自然的懷抱,在神奇的額爾德什老人身邊,我感到了神的存在,我聽到了天籟之聲。默默地接過老人遞過來的“蘇爾”,它出奇的輕,薄薄的笛身,細細的笛管,僅開有三個孔,長約五十厘米。我們一邊傳看著這件奇妙的樂器,一邊向額爾德什老人提出了一個問題:您在吹奏這首曲子時想到了什么?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我從小生長在喀納斯,我看到天神將雨滴灑向人間,雨滴飄飄蕩蕩落到了樹上,發(fā)出嘩啦啦的響聲,又順著樹梢滑落到大地,雨水滲入泥土,順著山谷匯集成涓涓溪流,最后流向喀納斯湖。風吹來了,湖面碧波蕩漾;太陽出來了,樹木使勁地生長,整個喀納斯充滿了生機。我吹奏這首曲子時,這些景象就在我的眼前,每天,我都要上山去看那些樹,它們是和我一起張大的,有些比我還年長。

老人異常興奮,話匣子打開就象額爾齊斯河的河水滔滔不絕:我想教我的兒子學習吹“蘇爾”,但是他總是學不會,他是小學的老師,他有工作,很忙。

看來“蘇爾”的演奏技巧快要失傳了。

如果將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比喻為一只昂首報曉的雄雞,那么,喀納斯就是雄雞高高翹起的燦爛奪目的尾翎。

這里有我國唯一一條注入北冰洋的大河——額爾齊斯河;

這里是南西伯利亞泰加林在我國唯一的自然延伸地;

這里是亞洲唯一的瑞士風光;

這里是我國蒙古族圖瓦人唯一的聚集地;

這里的額爾德什老人是世界上唯一能用“蘇爾”吹奏三重和弦的人。

國慶旅游導(dǎo)游詞(精選3篇)

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黃山是國慶假期的旅游勝地,下面是由小…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guān)國慶旅游信息

  • 國慶旅游導(dǎo)游詞(精選3篇)
  • 國慶旅游導(dǎo)游詞(精選3篇)3人關(guān)注

    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黃山是國慶假期的旅游勝地, ...[更多]

相關(guān)專題

導(dǎo)游詞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