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篇一 關于巴渝古鎮(zhèn)建筑風格調研報告
摘要:通過對古鎮(zhèn)的走訪調查以及對目前巴渝地區(qū)建筑現狀的分析,論述建筑對一個地區(qū)經濟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在保護古鎮(zhèn)建筑特色的同時,應如何發(fā)揚傳承巴渝建筑風格,在思想與設計上重視這一風格。使巴渝走向現代都市而努力。
關鍵詞:傳統(tǒng)古鎮(zhèn)建筑、傳統(tǒng)民居建筑、傳承與發(fā)展、“古鎮(zhèn)風”的回歸
一、中山古鎮(zhèn)——傳統(tǒng)古鎮(zhèn)建筑是巴渝風土人情的縮影
古鎮(zhèn)是散落在我國廣大地區(qū)的傳統(tǒng)聚落群,最能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人文風貌,我們現在只能通過古鎮(zhèn)不同的建筑風格,以及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去探究巴渝的建筑文化傳承。
古鎮(zhèn)商鋪建筑最具代表性,街道邊的檐廊,是巴蜀地區(qū)古鎮(zhèn)最有特色的元素,依山勢形成的線形街道空間。層層遞進,就像中山古鎮(zhèn)遮風避雨不見天日的“封閉式”建筑,由此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巴渝地區(qū)雨晴不定的特點。建筑多為三層“吊腳樓”,底層養(yǎng)牲口家禽,一層為鋪面,樓上可住人,鋪面開間做得較大,且易組合;建筑群巧妙的利用了依山傍水的地形,河邊的房屋用木柱支撐在巖體上,采用穿斗木架構體系,以及夾泥墻套白與深棕色木構架形成對比,造就出錯落有致的吊腳樓。正如川中名士李調元的佳句:“兩頭失路穿心店、三面臨江吊腳樓”。背靠高山,面向江水,形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和公共空間,這也正是巴渝吊腳樓的獨到之處。整座古鎮(zhèn)木梁架結構十分牢固,屋面有天窗透光,古樸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人家風韻。
巴渝建筑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tài)觀念。要保護巴渝古鎮(zhèn)線形空間首要要保護這種建筑風格和它內部的文化特色,維護它外在體現形式,這也是保護巴渝古鎮(zhèn)傳統(tǒng)風貌、總體空間格局,建筑布局以及發(fā)展古鎮(zhèn)旅游的前提。
二、瓷器口——傳統(tǒng)與現代融合的商業(yè)古鎮(zhèn)建筑是巴渝繁榮的見證
隨著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城市建筑一味的現代化,認為高樓林立,玻璃式鋼架結構建筑方式才叫美才值得發(fā)揚。認為巴渝傳統(tǒng)的古鎮(zhèn)建筑是過時的老土的。我們缺少對巴渝建筑文化的正確認識和理解。
就像瓷器口古鎮(zhèn),它的街道大多是明清建筑風格,街道由石板鋪成,沿街店鋪林立,碼頭更是萬商云集,擁擠不通。從建筑風格來看,多為木結構,穿斗夾壁或穿半木板墻,青石板路與民居和諧相依。沿街鋪面多為一進三間,長進深戶型,鋪面后房一般為四合院,雕梁畫棟,窗花戶欞圖案精美,做工精巧,深刻體現了傳統(tǒng)民居韻味;現在的瓷器口是傳統(tǒng)與現代融合的商業(yè)古鎮(zhèn),是巴渝歷史文化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博物館,是重慶市對外接待的重要窗口,是沙坪壩區(qū)的一張名片。
無論從單個的建筑到建筑群,都能讀出一個城市的精神。脫離了這些古樸的建筑,城市還能留給我們什么?因此,我們要重視有著30xx年歷史的巴渝文化建筑,為其保存的長久尋找新的方法。
三、洪崖洞——傳統(tǒng)民居式古鎮(zhèn)建筑是巴渝建筑的傳承與發(fā)展
巴渝具有獨特的建筑風貌和地理環(huán)境,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也會受其地域影響。
例如洪崖洞,它是一座獨具風情的巴渝民俗文化風情的古典式建筑,它以重慶明清時代的吊腳樓為原型,依山就勢,通過分層筑臺、退臺以及吊腳樓架空的形式,木條變成了條石,竹墻變成了磚壁,飛檐斗壁雕龍畫鳳,她集中體現了23xx年巴渝獨特文化精髓,完美再現了傳統(tǒng)吊角樓民居式建筑。使巴渝特有的古老建筑得到合理保護,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在現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續(xù)與傳承。
四、“古鎮(zhèn)風”的傳承與延續(xù)是巴渝建筑的新風格
歷史建筑是一個城市的根,建筑不僅僅是藝術和風格,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因此在發(fā)展城市的同時,要有保持自身文化特征的決心。
青磚、黛瓦、坡屋頂……在重慶市一些主干道、風情小街,綠樹掩映下的巴渝風格建筑越來越多。為提升城市品味、彰顯巴渝特色,像瓷器口、洪崖洞等典型巴渝建筑受到人們的喜愛,房地廠商在建筑上也追求“古鎮(zhèn)風”的回歸,政府也大力支持在建筑外立面改造、新建筑設計中多融入巴渝風味。
五、總結
美國建筑學家沙里寧說過:“城市建筑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蔽覀冮喿x巴渝的城市建筑發(fā)現很多美好的東西,只有有文化根基的建筑風格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長久穩(wěn)定的發(fā)展,才能走向成熟取得建筑藝術成就。珍惜巴渝建筑文化,發(fā)揚巴渝建筑風格,才能讓一個民族走向世界。
篇二 2023年極簡風格的辭職報告怎么寫
尊敬的領導:
因個人前途發(fā)展問題,本人需辭職,另謀發(fā)展,請批準。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篇三 游戲界面設計藝術風格的應用研究開題報告
論文題目:手機游戲界面設計藝術風格的應用研究
一、選題背景
通訊行業(yè)以飛快的速度迅速發(fā)展,手機用戶的數量迅猛增多,手機游戲娛樂已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休閑方式,為玩家?guī)砹撕芏嗟目鞓芳靶缕娴捏w驗,同時也為手機游戲的開發(fā)商和運營商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目前研究手機游戲界面設計藝術風格的資料不多,同時也不夠全面。論文的內容是對手機游戲界面設計藝術風格進行研究和分析,對手機游戲的創(chuàng)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中國手機游戲的發(fā)展尚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吸收和借鑒有益的經驗就是我們的優(yōu)勢,還有反思手機游戲設計在其他國家發(fā)展過程中的經驗。優(yōu)秀手機游戲成功的因素很多,但第一印象和情感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兩者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藝術設計,在巨大手機游戲市場中歸納與總結手機游戲界面的藝術風格,并對手機游戲界面的藝術風格應用進行研究,是為用戶設計出精品游戲經驗積累的一個過程。課題以手機游戲界面設計藝術風格的應用研究對手機游戲設計領域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手機游戲美術的設計隨著手機游戲的誕生隨之得到發(fā)展,玩手機游戲是玩家為追求愉悅和內在滿足感的行為,界面的質感是游戲玩家十分看中的一部分,手機游戲界面設計藝術風格的研究在當下社會中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對手機游戲的設計制作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手機游戲就是可以在移動電話上執(zhí)行游戲操作的軟件。手機游戲用戶界面(ui)設計包含三大塊:交互設計、界面設計、圖標設計。從用戶界面設計工作上看有 3 個主要研究方向:分別是工具、界面、人。手機游戲界面設計是指運行在手機上的游戲軟件界面美觀的完整設計,給人一種舒適的視覺享受需要一個友好和漂亮的界面,它能產生人與手機游戲之間的親切感,為游戲創(chuàng)作企業(yè)創(chuàng)建賣點。手機游戲界面設計不同于單純的藝術繪畫,需要考慮游戲玩家用戶的各個方面,包括游戲喜好、游戲環(huán)境、游戲方式,最終定位是為用戶設計的科學性的藝術設計。在漫長的`手機游戲發(fā)展過程中, 界面設計這一項工作沒有得到十分重視游戲。游戲設計的策劃文檔中對游戲界面幾乎全部忽略了,大量內容是游戲規(guī)則、元素等。而 “美工”這個傳統(tǒng)的稱呼是指做界面設計工作的人,在許多人眼里美工就是畫圖、上色、做個按鈕等簡單工作,沒有軟件編程設計工作難度大、技術含量高,這個稱呼也帶有貶義。人類是視覺動物,對任何事物都習慣用眼睛下第一判斷,這是人類最直觀的審美方式,也是移情投射對象時的最優(yōu)先選擇,不論是丑惡的還是美好的形象,都屬于人們內心的一種映射。手機界面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用戶選擇是否對該游戲感興趣。
手機游戲界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用戶與手機之間交互的橋梁,當今的時代,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手機游戲設計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生產廠家的重視,所以手機游戲界面風格化設計顯得十分重要。手機游戲的本質是一種商品,游戲界面就好像產品的包裝,好似游戲的“外衣”,有重要的宣傳作用。游戲的操作和游戲的界面是游戲玩家對于游戲的直觀印象。游戲界面本身就是畫面的一部分,它與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有相同的審美屬性,但又有不同的藝術特點。手機游戲界面設計有“規(guī)則性”,藝術形式表現的“多樣性”,制作的“邏輯性”的特點。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分析手機游戲界面的設計特點和設計原則,探究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發(fā)展背景概況,研究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藝術風格,在此基礎上研究和探討不同藝術風格的設計應用,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研究和討論,用戶對手機游戲界面設計藝術風格的影響。本論文旨在對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藝術風格進行分析、研究和探討,整篇論文分為以下幾部分:
首先,簡述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基本概念,分析游戲界面設計的特點與原則。其次,通過對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發(fā)展概況進行分析,分別對中外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發(fā)展背景分析,總結中國手機游戲中困擾其發(fā)展的諸多問題,總結有手機游戲界面設計檔次低、原創(chuàng)性缺失、人才缺失等問題。
其次,是本論文的重點研究部分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藝術風格研究,第一點從角色設計、場景設計、色彩設計不同方面分析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形式特征,第二歸納手機游戲界面設計存在有不同的藝術風格類別。再次從熱門手機游戲設計的角度進行研究界面藝術風格在不同手機游戲類型中的應用。
最后,通過對手機游戲用戶分析,探討用戶對手機游戲界面藝術風格的影響,以創(chuàng)作高品質界面的手機游戲。
五、寫作提綱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錄 5-7
引言 7-9
選題依據 7
選題意義 7
本文研究內容 7-8
本文研究方法及手段 8-9
第一章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概述 9-12
1.1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定義 9
1.2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特點 9-10
1.2.1 規(guī)則性 9-10
1.2.2 多樣性 10
1.2.3 邏輯性 10
1.3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原則 10-12
1.3.1 直觀性 10-11
1.3.2 便捷性 11
1.3.3 獨特性 11-12
第二章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發(fā)展的背景 12-15
2.1 國外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發(fā)展的背景 12
2.2 中國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發(fā)展的背景 12-13
2.3 中國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13-15
2.3.1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檔次低 13
2.3.2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原創(chuàng)性缺失 13-14
2.3.3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人才嚴重缺失 14-15
第三章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藝術風格研究 15-28
3.1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形式特征 15-18
3.1.1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角色特征 15-16
3.1.2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場景特征 16-17
3.1.3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色彩特征 17-18
3.2 手機游戲界面設計的藝術風格 18-28
3.2.1 卡通 q 版風格 18-19
3.2.2 唯美主義風格 19-20
3.2.3 機械科技風格 20-21
3.2.4 扁平化風格 21-22
3.2.5 裝飾風格 22-23
3.2.6 超現實主義風格 23-24
3.2.7 涂鴉風格 24-25
3.2.8 像素風格 25-26
3.2.9 黑白風格 26-28
第四章 手機游戲界面藝術風格的設計應用研究 28-34
4.1 手機游戲界面藝術風格在休閑益智類游戲中的應用 28-29
4.2 手機游戲界面藝術風格在體育競技類游戲中的應用 29-30
4.3 手機游戲界面藝術風格在策略類游戲中的應用 30-31
4.4 手機游戲界面藝術風格在動作冒險類游戲中的應用 31-32
4.5 手機游戲界面藝術風格在飛行射擊類游戲中的應用 32-34
第五章 用戶對手機游戲界面藝術風格的影響 34-38
5.1 手機游戲用戶分析 34-36
5.2 用戶對手機游戲界面藝術風格的影響 36-38
結語 38-39
參考文獻39-41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獲獎情況 41-42
致謝42
六、目前已經閱讀的主要文獻
學位論文:
鄭達 .游戲元素設計中藝術特征的體現原則和方法[d].武漢理工大學.2006.4.1
張稚茹. 手機游戲的藝術設計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3.1
[3]張曄..動漫產業(yè)競爭力國際比較研究[d]. 東華大學.2011
[4]王雪.《中國涂鴉藝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
[5]彭飛.《淺析涂鴉藝術對中國當代壁畫發(fā)展的意義》[d].云南藝術學院.2011
[6]張杰.顧長衛(wèi)的導演藝術特色及審美思維.[d].四川師范大學.2013
專著類:
胡昭民,吳燦銘.《游戲設計概論(第 4 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6.1
[美]scott rogers.《觸摸屏游戲設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2.1
[3][英]湯普森 等著,功譯.《英國游戲設計基礎教程》[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2.1
[4]北京寒武創(chuàng)世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編.《手機游戲美術設計》[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4.1
[5](英)莫里斯,(英)哈塔斯 著.王毅,王昊 譯.《數碼游戲藝術:數碼游戲的造型設計》[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4.1
[6]郭有獻.郝東恒 著 .《中國元素與廣告創(chuàng)意》[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1
[7]田家順.張傳銘 編著.《手機游戲開發(fā)案例全程實錄》[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3.1
[8]石民勇,稅琳琳 編著.《手機游戲設計與制作教程》[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1.1
[9] 周國燭.《手機游戲從創(chuàng)意到設計》[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8.
[10]廖祥忠.《數字藝術論.北京》[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11]張亞麗.《多媒體藝術設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12]周國燭.《手機游戲從創(chuàng)意到設計》[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8.81
[13]陳念群.《數字媒體創(chuàng)意藝術》[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14](德國)席勒.《 審美教育書簡》[m].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譯林出版社.2009.7
[15]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9